于春×敬泽昊×李晓健:从文明起源开始,读懂博物馆——快速变化社会中博物馆的未来
活动主题
快速变化社会中博物馆的未来
——从文明起源开始,读懂博物馆
分享嘉宾
于春
博士、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敬泽昊
记者、知名历史博主、微博大V(@王朝的废墟)
李晓健
博士、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活动时间
2025年5月18日(周日)15:00-17:00
活动地点
SKP RENDEZ-VOUS
活动地址
碑林区长安北路 261 号 西安SKP 10楼 活动区
活动费用
免费
活动当日凭报名短信入场
【活动内容】
什么是文明? 为什么要追寻文明的源头? 怎么样研究文明起源?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项目的执行专家组组长和首席专家王巍,用40个中国重大考古发现故事,生动、严谨地讲述了农业起源、陶器起源和文明起源等重大考古问题的研究成果。
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The Future of Museums in Rapidly Changing Communities)指出:在眼下不断变革的时代,博物馆已经逐渐处于变革的前沿,迫切需要充满活力的年轻一代,作为重要的继承者、创新者以及文化守护者,重新构建理想中的博物馆。以文明的起源为切入点,中国的文博人和热爱古代文明的年轻一代,已经开始尝试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方法,一点一滴转化研究成果。新时代的博物馆建设,需要你的参与。
2025年5月18日(周日)国际博物馆日,我们邀请到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于春,记者、知名历史博主敬泽昊,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副教授李晓健一同做客西安SKP 10F SKP RENDEZ-VOUS,带大家打开一本书,走进一座博物馆,敬请期待!
【活动嘉宾】 于春 博士,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佛教考古、青藏高原考古、公共考古教学与研究工作,网络IP“考古系大师姐”主持人。主持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和教学改革项目。获全国第三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陕西省第三届高校课堂创新大赛一等奖。
敬泽昊 西部网记者,长期关注考古新发现和博物馆相关话题。网络IP“王朝废墟”主持人。 李晓健 博士,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夏商周时期田野考古和研究工作。曾先后参加多处先秦时期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其中陕西旬邑西头遗址获得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陕西省“六大考古新发现”。主持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阅/读/推/荐】
《源来如此:跟着考古学家去探源》 作者: 王巍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本书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对浙江余杭良渚、山西襄汾陶寺、陕西神木石峁和河南偃师二里头等四个都邑遗址和二十几个区域性中心遗址的考古调查、发掘和多学科研究成果,用通俗轻松的语言进行了介绍,让读者在了解中国现代考古学围绕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所取得的一系列重要考古发现和成果的同时,对中华文明5000年的历程有了一个系统的感知和厘清,了解中华文明取得的成果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从而增强对中华文明的认识和民族认同。
《全国博物馆通识系列·一本博物馆》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一本博物馆”系列图书出版的源起,是为更有效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推动博物馆普及教育,满足读者了解、学习考古文博知识。整个系列图书,是由全国数十家一级博物馆官方授权、馆长亲自推荐的权威文博图书品牌。该系列丛书以博物馆的展陈设计、展馆设置为线索,将数十家博物馆各具特色的珍贵文物搬到纸上,让更多无法亲临考古第一现场、博物馆第二现场的读者,能够从书中更全面、更从容地认识、了解博物馆,将中华文明悠久、灿烂的“第三现场”带回家中。